在江南训练基地,从晨曦初照到夜幕低垂,总有一群身影在默默坚守、无私奉献。他们就是由陆天胜、莫林生、冯志炜等骨干组成的场地科团队。他们以“场馆卫士”的责任与担当,以零误差的设备巡检筑牢场馆安全防线,用高效率的流程衔接响应运动队多样需求,在寒来暑往的朝夕坚守中,为运动员的逐梦之路保驾护航,为广西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。
陆天胜的人生轨迹与体育场馆紧密相连。1990年,他踏入广西体工大队练习举重便与体育场馆结缘,如今身为体操片区班长,他以坚守与匠心,精心为运动员打造安全整洁的训练环境。每日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进体操馆,陆天胜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。这座占地3189平方米的体操馆,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足迹。从冲洗卫生间、擦拭训练垫,到清扫屋顶蛛网、疏通馆外排水沟,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,让场馆始终保持整洁清爽的状态。他常自豪地说:“泡澡池我洗得比家里的玻璃还透亮,运动员尽管放开泡!”完成清洁工作后,陆天胜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场馆巡查中。他主动与教练交流,深入了解训练需求和器材使用情况,把服务在前的理念落到每一个细节里。
在保障安全的关键任务中,陆天胜更是冲锋在前,毫不退缩。安装吊环、鞍马等体操器材时,他深知精准的重要性,他说:“差一厘米都不行,孩子们在空中翻转时,半点误差都可能影响动作稳定性。”凭借多年的丰富经验,他确保每一颗螺丝都精准到位,用比运动员更为严格的标准守护着训练安全。
“运动队满意就是对我最高的评价”,这是陆天胜始终坚守的初心。每当看到体操小将们在整洁安全的场馆中顺利完成高难度动作,他心中的成就感胜过任何奖章。连续多年考核优秀、个人嘉奖等荣誉,正是他“服务至上”理念长久坚守的最好见证。
莫林生:用坚守筑牢保障防线年广西体工大队的摔跤队运动员,到如今的综合片区副班长,近三十年时光里,莫林生将“工匠精神”深深融入场馆的每一处细节之中。每日早晨7点30分,莫林生便和团队开启了2万平方米场馆的“晨检模式”:篮球馆地板的清洁打扫、摔跤馆垫子的汗渍发丝清理、力量区器械的消毒擦拭……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,在他心中都是关乎运动员安全的大事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为解决训练垫卫生难题,莫林生独创了“吹风筒除发+消毒水拖扫”的工作法,大大提高了清洁效率和质量;每周两次器械消毒、每日双次卫生间深度清洁,让场馆始终保持“无味无渍”的竞技状态。2023年夏季汛期,雨水倒灌场馆,莫林生第一时间冲上前,与团队成员一起搬移沉重的运动器具。尽管浑身湿透,但他依然坚定:“这是队员们每天训练的家伙事儿,绝不能泡坏耽误训练。”
“你们安心训练拿成绩,我们就值得。”当运动员训练结束后笑着向他道谢时,莫林生这句简单而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他把场馆当作家、把运动员当作家人的赤诚,也诠释了“坚守”二字的重量。
2022年,冯志炜加入江南训练基地场地科,以“技术控”的执着投身后勤保障升级工作。作为核心骨干,他全程参与大型维修改造与设备采购项目。在400米田径场跑道翻新工程中,冯志炜每日驻守工地,紧盯施工细节,只为让跑道精准符合专业比赛标准。“达标才能保障高质量训练,助力队员跑出最佳速度。”最终,基地新铺设的蓝色塑胶跑道不仅外观颜值亮眼,更成为广西田径队屡创佳绩的坚实后盾。
在服务模式优化上,冯志炜主动作为。针对运动队提出的AED除颤器加装需求,在基地领导支持下,他组织基地及驻地中心教练员、运动员开展专项培训。他说:“这套设备关键时刻能救命,大家多学一遍,心里也多份踏实,训练时就能更安心!”这些科学举措让后勤服务从 “被动响应” 转向 “主动保障”,为训练护航注入科技力量。
2023年度考核优秀证书,是对冯志炜“将保障转化为生产力”智慧的最佳认可。面对荣誉,他笑着坦言:“我只是多倾听了运动员的需求。他们在赛场为国争光,我们能做的,就是把保障做到心坎里,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。”
寒来暑往,甘为场地无声之盾;朝夕坚守,誓做健儿腾飞之基。当前,第十五届全运会备战正酣,江南训练基地场地科团队始终以匠心打磨细节、用坚守诠释责任、靠创新提升效能。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实干付出,为每一份逐梦的坚持,筑牢最坚实的后勤保障防线。